四川省电子学会简报 2014 第1期 (总第88期)
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1-09 11:06:00
四川省电子学会简报
第1期 (总第88期)
主 办:四川省电子学会办公室 2014年1月6日
Http: //www.scsdzxh.org E-mail: scsdzxh@163.com
新 年 献 辞
陈家铨 理事长
银蛇辞旧岁,金马闹新春。伴随胜利的喜悦,满怀新年的憧憬,我们欣慰的告别2013年,豪迈地走进2014年。值此元旦佳节,我们向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全体学会理事、会员以及专、兼职学会工作者致以新春祝贺和崇高敬意!向热心支持、积极帮助学会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年年花似锦,去年花更红。过去的一年,四川省电子学会在中国电子学会、四川省科协、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关心指导下,在挂靠单位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各位理事和会员单位团结开拓、务实求新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出色地完成了2013年的各项工作计划,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显著成绩。先后获得了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连续三届“四川省十佳学会”称号,学会凝成一个人气高、激情旺、精神昂扬的新集体。
抚今追昔,我们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既欣慰万分,更感慨万千。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是“十八大精神”的结晶,深化改革的成果,群策群力的回报。
去岁曾穷千里目,今年更需上层楼。新的成绩催生新的起点,新的起点孕育新的希望,新的希望承载新的使命。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围绕《四川省电子学会综合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三年规划》,提出了三年实现“建设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现代化科技社团”的奋斗目标,全面提升服务创新、服务社会和政府、服务科技工作者的“三个能力”。同时还要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因而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其前景光明,前途似锦。我们坚持“服务为本、开拓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必胜的信心,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共筑“中国梦”,为实现“三年规划”再开新局,再创辉煌!
衷心祝愿大家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马到成功、阖家幸福、幸福安康!
四川省电子学会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四川省电子学会在第十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省科协的关心和支持下,学会在学术交流、科技服务、自身建设、科学普及及会员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学术交流工作
2013年共举办学术活动42项,发表论文672篇,参会4600人次。
(一)学会本部举办学术交流会6次,参会人数计1100多人次,内容如下:
1、3月30日,中国电子学会、四川省电子学会联合在北京举办“首届全国传感技术应用大会暨2013中国传感器工程师年会”,近300人参会;
2、4月22日-23日,在成都市天府大道高新区孵化园召开了电子产品可靠性学术研讨会,60余人参会;
3、4月24日-26日,在重庆主办了“2013第十四届中西部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博览会”,同期举办了电子信息产业西部论坛及专场技术交流会,180余人参加会议;
4、6月20日-21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召开2013年学术年会,12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同期举办四场专业学术会议,共计210余人参会,编辑出版“学术年会论文集”;
5、6月20日,与中国电子报联合举办了2013(第五届)中国FPGA产业发展论坛,100余人参会;
6、9月23日,在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了,以“发展信息技术 促进产业转型”为主题的2013年成都市科技年会电子分会场,100余人参加了大会。
(二)重点活动
6月20-21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6楼金芙蓉厅召开的四川省电子学会2013学术年会,以“聚焦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业”为主题,特邀三位专家作了主题演讲:成都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博士刘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发展战略”的主题报告;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导,四川省电子学会通信与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少谦的演讲主题是“移动互联网对移动通信技术的需求和挑战”;深圳天旵科技(实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官/中科院特聘研究员龚蜀刚主讲了“为实现中国梦,走中国人自己的电动车之路”的报告。
本次学术年会分主会场与四个分会场,分别由雷达与火控、电磁脉冲与雷电防护技术、印制电路(PCB)、表面贴装技术(SMT)四个专委会承办。
同期学会与中国电子报合作举办了2013(第五届)中国FPGA产业发展论坛,也吸引了众多行业人士的参与。
这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办会的形式,值得推广。
(三)各专委会在本技术领域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共36次,参会人数3500多人次。
其中,SMT专委会在西安、深圳、厦门、天津、成都组织了五场表面贴装技术实用工艺与设备技术全国巡回研讨会及第七届2013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影响广泛;电子产品可靠性与质量管理专委会、电子测量与仪器专委会、传感技术专委会、电子战专委会、高能电子学专委会、计算机工程与应用专委会、情报专委会、微波能应用专委会、信息网络专委会、声频工程专委会、专家工作委员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对外合作部等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技术交流,受到了专业人士的好评。
二、编辑出版工作
(一)学会主办科技期刊《信息产业报道》,年发行12期,发行期刊3万册。在期刊上编辑出版“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及论文专辑1期;
(二)学会协办刊物《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发行6期(双月刊),发行期刊10500万册;
(三)与市电子学会联办的《电子报》发行210万份;
(四)学会办公室编印的《学会简报》4期,主要依托电子邮箱发送给会员;
(五)学会办公室及8个专委会出版论文集共1300册;
(六)经四川省电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专家评审,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3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3篇。评出优秀论文集一等奖1本,三等奖1本。
三、科普活动
(一)4月25日-27日,在“2013第十四届中西部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博览会”上,四川省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举办普及节能知识,推广节能技术的“LED新光源DIY现场制作竞赛”,参与者体验了一次自己动手制作LED灯的乐趣;
(二)5月5日,由四川省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四川省电子学会广电专委会联合举办的“我喜爱的好声音”音响听评活动,近40人在成都“海恩视听”试听室,参加活动;
(三)8月16日-17日,在郫县安德镇。学会成功举办了“2013年四川·成都电子夏令营”活动;
(四)“2013成都国际音响节”期间,举办了7场音响音乐技术讲座。
四、科技服务工作
(一)2月,承接省经委建言献策课题----《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省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圆满结题;
(二)2月,与成都汇通西电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就压电聚合物材料及其应用产业化项目签订了科技中介服务协议;
(三)4月,学会就“四川省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研究”课题进行了前期调研工作;
(四)5月,学会与双流县投资促进局签订合作备忘录,就推介双流投资环境提供相关信息等工作进行深入合作;
(五)7月18日—20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学会牵头组织“2013第十一届中国欧亚国际军民结合技术产业博览会”;
(六)9月12日,学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促成了电子科大微电子和固体电子学院与北川天诺光电公司产学研的合作意向;
(七)10月,与成都技术转移(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就学会的科技人才与信息的专业资源优势与公司的投融资资源优势为基础,利用学会产学研结合的组织网络特点,配合公司市场化科技项目的运作等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
(八)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委托学会为它们在信息化建设招投标过程中,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五)、自身建设
(一)1月17日,召开新春理事会扩大会议,总结2012年工作,表彰先进集体47个,先进个人187名,安排2013年重点工作计划;
(二)3月20日,省、市电子学会秘书处召开了省、市学会2013年重点工作联席会议;
(三)4月26日,在重庆召开了专委会秘书长、联络员工作会议,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四)9月12日,在绵阳中电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第九研究所召开常务理事会工作会议,31名代表参会;
(五)10月11日,学会召开正、副秘书长扩大工作会议;
(六)10月25日,学会在成都召开了秘书长及联络员工作会议,3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七)按照组织程序,完成了6个理事单位更换理事工作;
(八) 充分利用学会网站资源,及时的向会员发布128条信息,年访问量已达15万人次;
(九)完成了中国科协“学会改革发展基础工程项目”,制定和完善了21个管理制度,建立了2个工作指南和1个年度活动管理规范,实现了网上申请个人会员的注册等工作事宜;
(十)发展个人会员21名,发展2个团体会员单位,并为他们做了相关的服务工作;
(十一)向省科协成功申报“学会综合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并开始实施。
六、为会员服务
(一)6月,组织学会会员300余人参观2013年中国(成都)电子展;
(二)学会组织相关专家走访会员单位成都科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三)学会组织会员100余人参观2013第十四届中西部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博览会;
(四)推荐理事单位参加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工作及参加省科协“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十二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的评选工作;
(五)到医院探视8位理事及专家,把学会的温暖和祝福送去;
(六)12月,学会推荐理事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都九州迪飞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了以路甬祥院士为主的“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调研组一行到上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
七、2014年学会重点工作
(一)认真组织学习“十八大三中全会”和相关文件精神;
(二)落实、抓好2013年学术交流计划,搞好学术交流活动,积极鼓励和支持对产、学、研结合型的学术交流活动;
(三)以创新求发展,继续办好科技期刊《信息产业报道》;
(四)召开”四川省电子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学术年会;
(五)在重庆举办2014年技术报告会;
(六)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织“携手未来行动”科普报告会;
(七)组织电子夏令营活动;
(八)组建网站通讯员队伍建设,完善专家库建设及网站宣传推广工作;
(九)积极争取相关政府职能,宣传及推广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申请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所;
(十)走访相关企业调研,积极发展团体会员单位和个人会员;
(十一)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和专、兼职学会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开展与各省兄弟学会和国外相关学会及协会的交流;
(十二)完成中国电子学会、省经信委和省科协交办的工作任务。
四川省电子学会关于表彰
2013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川电会(2014)01号
各专业委员会、分会、工作委员会:
在学会工作中,各专业委员会、分会、工作委员会按照中国科协“三服务一加强”的指导思想,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学科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表彰先进,推进发展,四川省电子学会决定对47个专业委员会、分会、工作委员会和对186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再创佳绩。
四川省电子学会
2014年1月6日
四川省电子学会2013年度学会工作先进集体名单
(共47个,排名不分先后)
一等奖
曙光分会、表面贴装、电子战、电子测量与仪器、高能电子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传感技术、电子产品可靠性与质量管理、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声频工程、专家工作委员会、普及工作委员会
二等奖
印制电路、电子线路、雷达与火控、电磁脉冲与雷电防护技术、微波能应用、信息网络、情报、电子设计自动化、电子机械工程、雷达与导航、管理工程、生产技术、天线与微波、新能源、对外合作部、组织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继续工程教育工作委员会、展览工作委员会
三等奖
广播电视、应用磁学、通信与信息、航空航天、真空电子学、电子信息知识产权、电子材料、建筑智能化、光电子、医疗电子、职教、单片机与嵌入式技术、信号处理、电子频率技术、认证服务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四川省电子学会2013年度先进个人名单
(共186人,排名不分先后)
先进理事名单
蒋臣琦 陈家铨 刘 强 丁国江 王明云 邓建军 刘 忠 程永生
文铁牛 王新扬 王毅勃 冯 林 孙毅方 朱晋蜀 江远忠 阳 丹
张正贵 张应辉 杨晓波 陈军平 祝世雄 黄卡玛 黄承先
程 建 谢明元 韩春林 雷 厉 潘 炜 卜 军 马 纲 王光平
刘厚文 何小海 张兆安 张应福 张良龙 李 钰 李少谦 杨 新
杨长春 杨红雨 罗 仲 赵 强 徐昌荃 曾 强 韩国忠
詹开明 万德超 井润田 文晓璋 王天宝 王天兵 史 忠 左志宏
皮亦鸣 任家富 刘立新 刘茂辉 朱新宇 许义文 何 放 何建国
宋军奇 张 波 张怀武 张放鸣 张家如 张家树 李 平 李 红
李 强 李 琳 李大兴 李广军 李言荣 李长胜 杨战平 沈 强
邱 琪 邹 咏 陈 雷 陈 维 陈泉根 易 勇 易正红 郑 华
郑兴世 姚远程 黎启胜 赵志钦 卿立银 晏永胜 郭维成 黄泽刚
黄勤珍 曾昌禄 郭 健 谢 意 蒙 林 蒲小勃 潘名莲 林训超
孟 建 向 涛 潘宏彬 闫克勤 廖伟萍 张光明
专委会、分会、工作委员会先进个人名单
苏曼波 聂在平 夏超时 冯哲圣 何晓晴 孙玉琴 石金水 刘 玲
邓 君 陈振明 刘 济 孙 雷 齐 勇 刘 华 胡 艳 杨建宇
孟 敏 卞学丽 刘长军 李晓光 黄 浩 王硕康 郭在华 卢建川
景 燕 王天明 周 红 阎 波 李继云 柳 会 贺 菁 胡家民
马忠义 陈 颖 廖永波 逄万英 刘 全 杜 钢 向 勇 程 英
王时建 张晓均 林 玲 刘 勋 向建华 程 凯 郭秀芬 杜 涛
先进联络员等名单
张雅念 肖贝禾 柴维明 丁 静 张 莉 徐 兵 杨 健
李 聪 陈旭辉 张爱洲 张婷婷 韩英歧 郑国胜 周庆梅 刘 益
周文海 许俊平 苏 丽 李 雁 王 昊 陈联茂 杨 波 周晓星
魏建玲 郑曼宁 王勇智 万 霞
四川省电子学会综合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三年规划
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以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相关工作部署,依据《四川省电子学会章程》,并结合当前电子信息领域发展的实际,学会制定了《四川省电子学会2013-2016年事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学会为了更好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的职责,认真做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工作,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学会会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增强学会的自身发展能力。
(二)工作目标
以提升能力建设为基础,品牌建设为重点,推动学会事业的发展,实现“建设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现代化科技社团”的发展;学会要全面提升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全面提高学会的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二、重点任务
四川省电子学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在省科协和省经信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学会以品牌建设为主线,在2013--2016年期间,将以一会“多品”为目标,全面提升学会综合服务能力,三年工作规划如下:
(一)学术品牌建设
1、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完成6场“品牌”学术报告会和学术年会,以行业前沿、会员的需求选择主题,完成后,将在相关媒体上发布信息;
2、加强内外联合,扩大横向合作,将分别于2014年、2015年在重庆、西安等地开展省级学术交流,打造学会互动协作“西三角”;
3、利用每年电子展会,组织召开2-3场专业性的学术报告会;
4、依托大专院校开展活动,提升学术活动层次,特别是加强与电子科技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工业学院、绵阳西南科技大学、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合作。
(二)科普品牌建设
1、每年在暑假期间组织四川省电子学会“电子夏令营”;
2、依托普及工作委员会每年举办科普讲座1-2次;
3、2014年在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携手未来行动”科普报告会1场,同时,设立学生会员工作站。
(三)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
针对新材料、新能源(太阳能、电池等)、汽车电子、大数据等专题,开展深入的课题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四)科技创新服务和特色活动
1、开展3项“厂会协作”项目;
2、依托科技企业,拓展业务咨询,针对产业化项目与3个公司合作签订科技中介有偿服务协议;
3、学会将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合作,就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等专题签订3个合作备忘录;
4、以中国电子学会为依托不间断地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申请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所;
5、坚持把一年一度合作举办的电子展办成更具规模、更有特色的科技展览会;
6、设立四川省电子学会“四川电子科技奖”奖项,并制定奖励范围及奖励办法等。
(五)、学会自身能力提升
1、及时反映学会最新工作和学术活动情况,推动科技和学术的动态交流,建立网站通讯员队伍,每年末进行表彰活动,努力实现2016年网站访问量突破120万人次。通过网络建设,拓展宣传服务空间,打造一流学会网站;
2、2013-2014年建立和完善科技评价专家库建设;2013-2016年建立科技成果发布和展示平台;
3、加强会员管理与服务,规范、补充和细化已有的管理制度及办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相关大学合作共建2个学生会员工作站,组织和深入开展会员服务,健全会员服务工作基础、提高会员服务质量;
4、加强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管理与服务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建立有进、有出的管理机制。
总之,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提升学会的综合能力,打造省级学会之星。
四川电子科技奖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四川电子科技奖是四川省电子学会面向四川省电子科技工作者设立并组织实施的奖项。旨在造就一批进入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
第二条 四川电子科技奖获奖者应具备的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合作”的科学精神,学风正派;
(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的、创新性的成就;
2.在工程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的、创造性的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
3.在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第三条 四川电子科技奖每年评选一次,每一届获奖人数不超过 10 名。
第四条 各专业委员会、分会、工作委员会及各理事单位均为候选人推荐单位。
第五条 四川电子科技奖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一)设立四川电子科技奖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四川省电子学会理事长担任;副主任委员 1 人,成员若干人;
(二)四川电子科技奖设立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 1 人,由表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兼任,副主任委员 1 人,委员若干人;
(三)四川电子科技奖表彰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设在四川省电子学会办公室。
第六条 各组织领导机构的职责和评审程序。
(一)四川电子科技奖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奖励工作有关事项,审议、修改《四川电子科技奖条例》;审议、批准评审委员会;审批评审结果;
(二)四川电子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评审;
(三)四川电子科技奖表彰工作领导小组经公示后予以最后确定。
第七条 发布奖励决定,举行颁奖仪式,获奖决定将分别通报各推荐单位,并在有关媒体及学会官网 进行发布。
第八条 评奖工作必须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公正合理,保证质量。为维护四川电子科技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凡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均按程序撤销获奖者资格,并追查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九条 本条例由四川电子科技奖表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届理事会换届改选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一、根据学会章程规定,进行换届改选工作
(一)以会议形式举办“四川省电子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二)二级组织(各专委会、工作委员会、分会)于2014年1季度完成改选;
(三)2—4月,推选代表及理事候选人(通信方式); 4—5月,换届改选工作领导小组对代表及理事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并提出审查报告;同时起草“第十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第十届理事会财务报告”;6—7月,召开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及理事会分工,召开第十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工作会议。
二、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采取双挂靠制,行业主管部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支撑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三、为了发挥理事单位的优势,得到更多的支持,学会设立执行副理事长单位(一届4- 5个单位),协助理事长安排、组织本届的重大活动。
四、理事人数及分布重点
人数:100人左右;
分布重点:全省行业内科技实力强,会员人数多的单位(大专院校、研究所、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及地、市、州相关单位等);
五、理事条件
1、学会会员,热心学会工作,能积极带头参加和支持学会的工作和活动;
2、具有创新、务实、求实、团结、奉献精神,在电子信息科技领域中有较高声望和影响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及领导者。
六、代表名额:200人左右(按会员单位人数比例、上届理事、学会工作积极分子等)。
七、成立换届改选工作领导小组,在理事会领导下,具体领导、组织、协调换届工作。
换届改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建议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名)
组 长:陈家铨 理事长
副组长:王明云 执行副理事长
邓建军 执行副理事长
刘 忠 执行副理事长
刘 强 常务副理事长
李言荣 理事
张正贵 副理事长
杨晓波 副理事长
程永生 执行副理事长
成 员: 卞学丽 学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副秘书长
石金水 高能电子学专委会秘书长
刘 全 对外合作部部长兼副秘书长
刘厚文 常务理事
闫克勤 曙光分会秘书长兼副秘书长
向 涛 秘书长
张 莉 理事单位代表
张光明 专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副秘书长
李继云 普及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副秘书长
杨 波 副理事长单位代表
潘宏彬 理事
八、召开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及第十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工作会议
内容如下:
1、第十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第十届理事会财务报告;
3、表彰第十届先进集体和个人;
4、审定“四川省电子学会章程”;
5、宣布学会顾问名单及第十一届理事会荣誉理事名单;
6、宣布确定理事分工:(正、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及秘书长);
7、讨论第十一届理事会工作要点及2014年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