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鉴定】四川省电子学会组织专家召开两项“数字孪生”产品鉴定会
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10-30 11:40:48
10月29日,四川省电子学会在成都组织召开了由成都万江港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四川大学和成都川海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支持数字孪生标准断面流场分布的智能雷达水位流速一体机” 和“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闸门测控系统”新产品鉴定会。
鉴定委员会由来自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市水文中心、四川省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省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协会、西华大学和成都通惠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的7位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分别由西南交通大学的尹治本教授和成都水文中心的王正勇教授级高工担任。会议由四川省电子学会李继云副秘书长主持。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研制工作总结报告、鉴定试验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审查了有关资料和产品实物。经质询、讨论,形成如下鉴定意见。
一、支持数字孪生标准断面流场分布的智能雷达水位流速一体机
1.该产品采用雷达测量技术、深度学习算法与数字孪生相结合,实现明渠标准断面流量计量,具有水位流速采集、流量计算、数据存储传输等功能。符合GB/T15966-2017《水文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2.该产品主要技术创新点:提出了基于断面特征参数、流量神经网络模型的新型量水方法,通过分析明渠水工结构参数、流速分布等断面流量影响因素,结合断面流量经验公式,构建并优化断面特征参数、流量神经网络模型,为灌区计量提供高效且低耗方法。
3.该产品获得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篇SCI 论文等相关技术成果。
4.该产品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检测报告编号:2023-1563),流量误差在8%以内。
二、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闸门测控系统
1.该产品提出了智能水流动力学模拟算法,利用水力学模型和流体仿真大数据计算,模拟过闸水流过程,实现小规模闸门群的智能控制,解决灌区不同工况下水资源有效调度的难题。
2.该产品采用闸门流量-开度模型、调水动态过程自适应工况调控响应,构建闸群灌排联动与自主决策模型,优化灌溉水资源调配,可有效提高渠道灌溉效率。
3.该产品采用智能图像处理及数据加密技术,利用图像识别、多模态数据智能处理,及时对汛情、险情、灾情及非法入侵行为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报警,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4.该产品获得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发表3篇论文等相关技术成果。
5.该产品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检测报告编号:2023-1562),流量测量平均误差在5%以内。
综上所述,鉴定委员会认为上述产品满足四川省新产品鉴定程序要求,同意通过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