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省电子学会官网!
专委会动态Special Dynamics

可穿戴设备的开发和应用

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2-05 14:14:00

     可穿戴设备,是指直接穿在人身上或整合进衣服、配件的移动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也被称为可穿戴计算设备,是一种新的技术和产业潮流。可穿戴设备凭借新颖、实用的功能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并为我们的未来勾勒出一幅美好的蓝图。当您长时间工作忘记休息时,穿在身上的衣服会自动发出提醒为您安排作息调整计划;当小孩及老人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佩带在他们身上的小型仪器就会将相关信息发送给亲人。可穿戴设备将在不久的将来走进我们的生活,满足我们的各类功能需求。

       近一两年来,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智能头盔等可穿戴产品逐渐走进人们视野。美国市场的火热影响了中国市场。在国内,中国兵器集团旗下的北方奥雷德研发了可穿戴式电脑产品EYETOP掌控者。EYETOP实现了高清播放、看电子书、QQ聊天等功能,能清晰辨别最小6号大小的字体。据了解,EYETOP能让穿戴者体验做“007”特工的感觉。戴上EYETOP眼镜,你看到的不是眼前,是两米之外的大屏幕。深圳映趣科技于2013年8月8日在北京正式发布inWatch智能腕表的信息。  

       可穿戴设备未来会产生我们都想不到的应用,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看,这些使我们生活更美好的设备离我们距离已经不遥远。

       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层面还主要基于人体保健和医疗、运动追踪方面,(已经有Jawbone Up、咕咚手环以及九安医疗的可穿戴血压计等系列产品)和智能手机辅助类(以Pebble为代表)。大部分产品的主打功能是针对用户的健康生活而设计的,旨在通过记录数据来制定健身方案,随时随地提醒用户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样原本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将逐渐得到良好的调整。

      可穿戴设备最主要的是人随时在用,比如,智能眼镜永远戴着,不象手机还需要操作,而智能手表也是一直戴在手上,人们现在想到的智能手表主要功能是个人健康管理:负责的传感器可以随时量血压等等。其实真要戴上了智能眼镜和智能手表肯定不是量血压这么简单。如果智能手表成了钱包,付款的时候连掏钱包的动作都不用了,直接大手一挥,刷卡就完成。更重要的是智能手表连着每个人的身体特征,可以防伪,别人戴着就是一块“废表”。所以完全可以当个电子钥匙和电子钱包用。

       国内致力于中国式可穿戴之路的Flashunit闪点联合研发的第一款产品“闪点运动记录器”,能够通过监测用户的活动轨迹,记录身体状况,为亚健康群体提供科学的健康生活方案,其文字显示屏更能直接显示身体各类数据信息,使用户直观认识自己的身体情况。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数据源,能够不断产生各种不同的人体数据,这将是未来大数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进行深入挖掘应用,推动可穿戴设备的进一步发展。

       深圳市宏智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BrainLink意念头箍,利用“脑机接口”技术,通过蓝牙无线连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或智能电视等终端设备,根据微弱的脑电信号,实现意念“操控”游戏,开启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

       以苹果IWatch、谷歌眼镜、个人3D影院等为标志的可穿戴科技产品,以便捷、高效、前卫、一定娱乐功能等特点为众人所知,它集合了健康、科技、智能等一系列“炫丽”的概念,关注度很高。尽管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产品种类目前已经覆盖了人体的各个重要部位和不同的行业领域:从头到脚,从衣物到饰品。    

       可穿戴设备是消费类产品,相比物联网产品距离普通人的生活更进一步,可穿戴设备类产品的大规模推广,会让普通用户通过智能手表、健康手环等产品逐步了解物联网服务。对未来物联网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在认知层面有一定的培养作用,对整个物联网而言,可穿戴设备只是其中一部分,物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广,比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车联网等,面的发展需要这些点共同的推进。

       从可穿戴设备本身来看,这是一种新的计算范式对生活真正的影响不止是酷,,不仅仅带来设备硬件形态上的物理变化,也将带来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传感器、语音操控、骨传导、手势控制、眼球追踪等一系列技术的新集成应用,将会带来自触摸屏多点触控操作之外又一次人机交互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正如“可穿戴计算设备”这个词的字面意义揭示的那样,计算机将不再作为一种独立设备形态而存在,而是越来越与人随身佩带的工具紧密结合起来,眼镜、手表、智能相机、智能服装、运动追踪器等等,这势必会带来整个计算-网络服务形态的变化,乃至于商业模式的变化。可穿戴计算设备的先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斯蒂夫•曼恩就说,可穿戴计算设备是人的第二层皮肤。人类就是通过不断地创造新技术扩展了自己的身体与能力,人类自身的每一次延伸必将在人类的事务中引入一种新的尺度。每一次技术变化都再重新塑造着人自身和社会行为的尺度与形态。可穿戴计算设备的目标是“实现人机合一”,那么人身体越来越人机合一就是一个趋势,人也因此越来越“赛博格”化。可穿戴计算设备对人自身乃至社会生活的影响,又将是一次颠覆和裂变,人类要进一步学习并适应这种变化。

       随着设计的改良,电池续航时间的增加以及运算性能和网络连接性的改善,人们现在已经不再需要为可穿戴式设备随身配备一个配合使用的“工具皮带”,这类设备也由此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比如,外界传言中的苹果iWatch、三星smart watch以及谷歌(微博)眼镜就对消费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通过一款有着类似手表外形设计,并配置了蓝牙连接功能的可穿戴式产品,加之苹果的Siri语音助手功能,可以轻松实现听音乐、打电话、收听广播等功能。而就产品定义而言,这样一款体积较小的iWatch甚至有可能就是《华尔街日报》所称的“廉价iPhone”产品。

      从方向上讲,互动教育、体育运动、健康产业、数字阅读等领域会发展得更快,这些方向的潜力很大,现在已经有成型的案例了,比如《纽约时报》是第一家加入谷歌眼镜的媒体,通过谷歌眼镜,可以随时阅读《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

      国内市场的需求热点集中在健康相关的领域,这源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因此那些测心率、心跳、心脏健康、血压等数据的可穿戴设备成了人们的迫切需求。 

      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2013年地平线报告》将可穿戴设备列为未来4至5年值得关注的新兴技术之一。到2015年,智能手表的销量将增长20倍。智能手表只是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分析人士预测,独立于智能手机而存在是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Abi研究机构指出,2017年全球市场仅应用在运动和健康方面的可穿戴设备就将有近1.7亿台。Juniper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8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创造的利润将达到190亿美元。

      目前,受价格高昂、功能单调等因素的制约,可穿戴科技产品尚未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但是,正如当年个人电脑让位于移动设备,可穿戴计算的未来已经被苹果和微软等许多科技巨头集体看好,也受到用户的广泛期待。市场调研公司高德纳预计,至2016年,可穿戴智能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并有望引领未来的潮流。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实时的数据在帮助决策的过程中变得越发重要,这令可穿戴设备的需求激增。市场人士认为,在新品繁多的可穿戴设备产品中,以谷歌眼镜为首的综合智能终端,因为功能更丰富,独立性更强,有望成为未来可穿戴设备的主导产品。这类产品也最具平台潜质。很可能成为继电视、电脑、手机之后的“第四平台。

      由于可穿戴设备会随时左右在用户身边,因此将会产生大规模的用户健康数据及相关信息,对用户的持续健康观测、分析,以及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和商业想像空间。世界一些知名公司正在研究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分析及带给用户更多的实实在在价值的方法和技术,将来这个方向的努力会为广大用户的健康质量提升及疾病预防带来充分的可行性。 

      专业人士指出,可穿戴设备是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产物,谷歌眼镜、智能手表的上市已经逐渐掀起可穿戴领域的科技浪潮。可以预见,一场由可穿戴设备掀起的科技浪潮正试图开启物联网2.0时代的大门,在行业和消费市场的协力驱动下,可穿戴设备无疑将成为唤醒物联网2.0的潮流先锋。


用户名填写:
*会员类别:
*用户名: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入会申请表下载

 

个人会员入会申请表 单位会员入会申请表

 

入会问答

 

个人会员申请程序

单位会员申请程序

 

联系方式

会籍管理、会员交费:028-83206889,83205986

基本资料填写
  • *姓名:
  • *姓别:
  • *出生日期:
  • *专业:
  • *学历:
  • *职务职称:
  • *电子邮箱:
  • *政治面貌:
  • *工作单位:
  • *身份证号:
  • *通信地址:
  • *手机号码:
  • *单位名称:
  • *通信地址:
  • *电子邮箱:
  • *负责人:
  • *部门职务: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提交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