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软学院
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1-20 16:33:00
小编:
新年伊始,感谢大家一年来对四川省电子学会的大力支持!
为了集中反映各成员单位一年来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展示企业风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近期,学会对成员单位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以供交流。
成都东软学院
成都东软学院成立于2002年8月,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是四川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学院以工学为主,兼办管理学、人文学等学科专业。
学院占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学院是国家紧缺型(信息类)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成都数字娱乐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人才培训基地,中国软件名城(成都)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建立了海外实训基地。
办学特色
1.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学院办学始终坚持有特色高水平IT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方向,开展了具有东软特色的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实施了IT应用型专业教学体系,实施了基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IT教育教学改革,思考并回答了“朝什么方向教、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用什么教、教得怎么样”六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学院办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帮助我们的学生找到好工作,持续地找到好工作,帮助别人找到好工作,而且要让每一位东软的学生都能拥有快乐、向上、积极、幸福的精彩人生,并带领其他人走向健康快乐幸福的人生,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2. 应用知识比拥有知识更重要
东软模式最核心的特征是“学以致用”,学院突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点,面向IT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紧跟世界计算机技术发展前沿的实践性教学。学院借鉴了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 工程教育模式,并融合东软的最高关注进行了TOPCAERS-CDIO 教学模式改革,其中 CDIO 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来完成课程学习。
学院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根本,率先实施了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建设。学院不断深化TOPCARES-CDIO教学改革,强化一体化素质教育。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上进行深化和落实,实现对学生的最高关注。
学院副院长康桂花代表学院与聚淘科技校企合作签约
3.1321课程设置——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为了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学院实施了“1321”学期设置,1学年安排成3各学期,2个学期基于案例的理论教学,1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将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入到了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提倡“学中做、做中学“, 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兴趣地学习。学院也不断扩大国际化视野,加强产学合作,在专业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能力、合作意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4.SOVO—大学生创业中心
东软创新教育模式的另一个亮点是“SOVO”——大学生创业中心,它是学院产学合作一体化的缩影,进入SOVO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组建“虚拟公司”,轮流担任不同角色,学院已经有一批虚拟公司已经成功孵化成实体公司
5.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在十余年的发展中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他们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对市场的敏感,他们将企业的工作经验融入了教育教学之中,作为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一个组织者,通过与学生共同讨论与合作的方式,在增长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各项能力。
学院致力于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创新,以培养“国际化、实用化、个性化”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秉承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将学院建设成有特色、高水平、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
办学成果
1.以赛促学 让学生在比赛中获益
成都东软学院通过近几年持续实施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横向上教师和学生在T-C改革的思潮中都在实际工作能力和终身学习策略以及职业价值观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纵向上,学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及质量管理等等方面也按照T-C理念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和重新制定。
通过改革,成都东软学院学子在多级能力上得到了显著进步,屡次在全国、四川省的各项赛事中取得佳绩。以2015年为例,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全国总决赛、 第八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3D大赛)、大学生网络营销技能大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全国总决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第三届全国英语口语测评大赛、第八届全国美育成果展评、教育部高校廉政建设作品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第六届中国高校美术学年展、第九届“创意中国”设计大赛、第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第十三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四川省大学生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145项,获奖人数数百余人,全院学生获奖级别之高,获奖数量之多,今年再次在全国3D上荣获特等奖,学生是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另外,学院还以竞赛的形式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通过进行计算机文字录入竞赛、Office办公软件大赛等竞赛,以赛代练,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考,以赛促改,极大的深化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高全院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加强产学合作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始终坚持产学合作平台的搭建,大力拓展校内实训基地和留校创业孵化团队建设,紧密围绕学院的办学定位,依托东软集团企业以及众多国际大型IT合作伙伴的强大后盾支撑,经过对专业人才培养预期应掌握的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明确的、具体化的分析,在TOPCARES-CDIO 能力指标体系基础上,提炼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实施以项目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内容整合,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岗位训练的结合,全面实现了 IT 创新型 人才岗位职业技能的提升,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建校至今,成都东软学院学院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和输送了IT行业专业人才,许多校友供职于东软集团、英特尔、微软、思科、甲骨文、惠普、苹果、中国移动、百度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体现了学院“学以致用”的办学特色。
院长张应辉赴意大利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签约
3.搭建共创平台 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此外,成都东软学院构建了创业预孵化和创业企业培养两级创业企业培育机制,并制定了一整套创业人才培养制度,涉及创业教育组织、创业教育评价、创业团队组织管理、创业团队考核、创业奖励、创业评优和创业导师管理与考核各个方面。成都东软学院创业孵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共有60余个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学院大学生创业中心孵化,成功孵化为企业(实体公司)的有30家,注册资金829万元。
2015年,学院新增孵化成功的创业团队13家,注册资金574万元。目前,我院在孵创业团队和企业20家,其中在孵企业13家,注册资金480万元,在孵团队7家,实体化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