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省电子学会官网!
学会动态Learned dynamics

四川省电子学会组织召开“ITER大型复杂构件服役环境下高灵敏度热氦检漏技术研究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

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5-22 13:58:04

       2020年5月18日,受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和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电子学会组织专家在成都召开了“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大型复杂构件服役环境下高灵敏度热氦检漏技术研究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

        评价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真空学会、中物院氘氚中心、四川大学和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专家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于俊崇院士和电子科技大学杨晓波副校长担任,会议由四川省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李继云主持。

       评价委员会听取了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谌继明研究员的技术总结报告,审阅了研制报告、测试报告、主要试验及计算分析报告、应用证明、查新报告等相关文件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意见如下:

1、提供评价的成果技术资料齐全、内容详实、数据可靠,符合成果评价要求;

2、大型真空复杂构件在高温高压氦气作用下的高灵敏度真空漏率检测是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研制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技术难度大。通过对关键技术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开发了十余项高真空和表面处理技术,研制了高温高压极端环境下的试验装置,实现了重量2.8吨、表面积超过17m2的全尺寸包层原型件在4.2 MPa(氦气)、250±20℃、灵敏度4.9×10-11Pa·m3/s下的真空热氦检漏测试,结果优于ITER的设计要求,得到ITER国际组织专家的高度认可。该成果申报并受理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申请并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7篇科研论文,其中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3篇。建立中国核聚变专项标准1项,申请受理国家标准1项、ISO国际标准1项。

3、主要创新点:

1)建立了本底漏率与真空度、高温气体释放、真空烘烤除气等理论模型,创新采用多种先进技术,成功建成全球首台满足ITER要求的大型复杂构件热氦检漏设备,显著降低了大型真空室高温本底漏率,首次实现ITER大型复杂构件的高灵敏度热氦检漏测试,在国际上率先解决了高温下检漏系统本底漏率及检测灵敏度无法低于2.69×10-10Pa·m3/s(氦当量)的难题。

2)创造性的提出了高效气体换热方法,结合全自动循环加载系统,极大提高了被测部件的加热和冷却效率,检测效率领先于国际同类设备2倍以上。

3)创造性的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强磁场下的全量程真空规管,具有性能稳定、测试精度高、反应时间快等优点,填补了国内空白。

       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成果总体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指标国际领先。已在ITER用大型复杂构件检漏、空间堆补偿器检漏、空间环模装置检漏等方面取得了应用,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0069万元,在核电、航空、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评价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该项成果评价。